我發布了一個系列文章,分別講述了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四大類銀行在房地產領域的資金投放情況。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翻一翻這個賬號之前的文章,一探究竟。在梳理這四類銀行的房地產貸款相關數據時,我有一個非常直觀的感受:我過去對銀行的房地產貸款數據有些想當然,橫向對比各類銀行以及各家銀行情況以后,發現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兒。
本篇文章我會將我自身的一些感受以及可能會顛覆我們認知的數據分享給大家,目的就是希望能夠為咱們銀行股投資者提供一些參考。
一、不是所有銀行都深陷房地產貸款泥潭
【資料圖】
在我們過去的認知中,各家銀行幾乎都是深陷地產泥潭,無非就是陷的深或更深的問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銀行板塊指數和地產指數往往也是聯動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可是經過對A股42家上市銀行的房地產貸款數據進行梳理以后,我們發現,不是所有銀行都深陷房地產貸款泥潭。
6家國有大行房地產貸款金額總計38403億,占國有大行總貸款金額的比重為5.34%;
9家股份制銀行房地產貸款金額總計24281億,占股份制銀行總貸款金額的比重為7.67%;
17家城商行房地產貸款金額總計6882億,占城商行總貸款金額的比重為6.56%;
9家農商行房地產貸款金額總計1200億,占農商行總貸款金額的比重為5.48%。
從房地產貸款的量上來看,國有大行擁有絕對的體量,比剩余三類銀行的房地產貸款總和還要多。從房地產貸款占比來看,股份制銀行最多,其次是城商行,國有大行和農商行占比相對較少。這只是按照銀行的細分類別去判斷,如果探究細分類別里邊的個股,那差異就更大了。
以農商行為例,9家農商行的房地產貸款金額共1200億,其中,滬農商行自身占據1004億。也就是說,除了滬農商行以外,其余8家農商行幾乎都沒有什么房地產貸款業務。房地產貸款金額最少的農商行是江陰銀行,房地產貸款金額僅3.32億,占比0.41%。
如果你想要投資銀行股,還想要避開房地產對銀行的影響,很明顯,選擇農商行,效果可能會好一點。農商行的房地產貸款總量也少,占比也少。剩余類型的銀行如果想要選擇,那就要一股一策了,了解他們具體的房地產貸款數據。
二、不是所有銀行都打算壓降房地產貸款
現在房地產貸款市場行情不好,甚至已經引發了一定的金融風險,按理說,銀行都會壓降房地產貸款??墒遣⒉皇撬秀y行都選擇壓降房地產貸款。有些銀行甚至增加了相當量級的房地產貸款。
比如蘇農銀行的房地產貸款占比由2021年的1.52%,增長了0.57個百分點。貴陽銀行的房地產貸款占比由2021年的7.47%,增長了1.44個百分點。寧波銀行的房地產貸款占比由2021年的6.44%,增長了1.61個百分點。
貴陽銀行、寧波銀行的房地產貸款占比雖然增加了,但是不良貸款率卻紛紛有所下降。蘇農銀行并沒有公布房地產貸款的不良率。壓降房地產貸款不是目的,控制不良攀升才是目的。如果能降低不良率,那增加一些相對優質的房地產貸款,也無可厚非。
三、不同類型銀行對于數據的公開程度是不同的
我在梳理房地產貸款相關數據時,重點整理了2022年和2021年數據的差異點,是增了,是降了。同時也整理了房地產貸款的不良數據。但是在整理的過程中我發現,不同銀行對于數據的公開程度是不同的。
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以及大部分城商行公布的數據是較為完整,較為全面的,但是少部分城商行和大部分農商行公布的房地產數據是相對較少的。
就拿房地產貸款不良貸款率這一個數據來說,農商行只有滬農商行公布了近兩年的不良貸款率,渝農商行僅公布了2022年的房地產貸款不良率,其余上市農商行均未公布任何年份的不良貸款率。城商行中蘭州銀行、青島銀行、西安銀行、長沙銀行均未公布近兩年房地產貸款的不良率。
雖然證監會沒有要求每家銀行都公布相關數據,但是在行業內大部分銀行都公布的情況下,它們選擇不公布是什么原因呢?要么是不良貸款率太高了,不敢公布,要么是房地產貸款占比相對較少,銀行的管理人員壓根就不關注這一部分數據。
不管是什么原因,我們作為投資者其實還是更喜歡那些數據披露比較全面詳實的公司,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全面了解一家銀行,知道它可能存在什么隱患,可能有什么機會。
總結:
銀行與房地產貸款的系列文章到此就全部結束了,前面分析了各個細分板塊銀行的房地產貸款數據,這篇文章重點講了在分析過程中,我的感悟。只有當我們深入數據去了解時,才能發現,自己有的時候的認知可能是錯誤的。比如,并不是所有銀行都深陷房地產貸款泥潭,也不是所有銀行都選擇壓降房地產貸款,不同銀行對于數據的公開程度也是不同的。
我是專門研究銀行,喜歡講干貨的銀行研究僧,關注我,咱們一起學習探討,如果你覺得我說得對你有幫助,真誠希望你轉發這篇文章,給更多的朋友看!
Copyright 2015-2022 慧聰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京ICP備2021034106號-12 聯系郵箱:55 16 53 8 @qq.com